在“硬币门”丑闻发生后,韩国最高金融监管机构将迫使其员工申报其持有的加密货币。
该国立法者因涉嫌内幕交易而受到抨击,一名议员被指控在新的加密货币法规推出之前出售其代币。
据了解,这位议员当时正在一个与加密货币相关的议会小组委员会任职。
“硬币门”的后果导致国会议员、监管机构和其他公职人员纷纷呼吁彼此披露他们持有的加密货币。
据韩联社报道,这种情况现已蔓延到韩国最高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委员会(FSC)的工作人员身上。
FSC是负责监管国家加密货币行业的主要政府机构之一,有能力对国内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抽查。
该委员会本周更新了员工行为准则,新准则禁止从事“虚拟资产”工作的员工“利用在履行职责时了解到的未公开信息来投资虚拟货币”。
新守则要求任何拥有代币的员工“向金融服务委员会报告此事”。
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禁令将适用于“目前履行与虚拟资产相关职责的公职人员以及在过去六个月内履行过此类职责的员工”。
员工将被要求提交一份名为“虚拟资产拥有情况报告”的新表格。
该表格要求任何加密货币持有人员向 FSC 通报“持有的虚拟资产类型”、“购买日期”和持有代币的“数量”。

FSC 需要修改立法才能将新准则付诸实施,但希望能够快速推进这一进程。
一位 FSC 官员表示:
“我们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完成立法程序。”
韩国监管机构希望政府工作人员申报加密货币——其他人会效仿吗?
但人们普遍认为韩国和日本处于加密货币监管的前沿,这一事实可能表明其他国家很可能会效仿他们的做法。
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已经推出立法,要求某些公职人员提交加密货币声明。
这方面的早期采用者包括乌克兰,该国制定了法律,强制现任议员申报所有资产,包括持有的加密货币。
此类声明此前曾引起人们对许多乌克兰议员持有的加密货币缓存规模的愤怒,一些人询问立法者从哪里获得了如此庞大的代币持有量。